昆明市西山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自2023年7月建成以来,把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宝”,采取用“三心”抓实“三个一”的工作举措,最大限度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精细化,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真切实在可触摸的民主。
坚持党的领导,用责任心扛起一面旗
人大代表唯有知责担责、知重负重,才能在服务人民群众时,主动靠前、畅通民意诉求,真正做到办实事、解民忧。西山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下开展。
建立了组织架构。以前卫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主任为召集人,其他驻室的12名人大代表轮值作为副召集人,与下沉到社区的各方力量及社区群众代表协商议事,群策群力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工作。
融合并发挥好阵地作用。将社区党群中心、儿童之家、为民服务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党建带群建的工青妇活动中心等阵地资源融入基地,共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宣传、教育、治理、服务功能的发挥。
充分发挥进驻基地代表专长。组织基地现有35名(其中省代表2人、市代表3人、区代表30人)三级人大代表根据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到民主协商过程中,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网格的触角末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
汇聚民情民意,用专注心搭建一个平台
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越充分,履职时心里也就越有数,为民解忧为民发声才最真实。实践基地坚持“建、管、用、融”并重,搭建了一个横向多渠道收集民情民意,纵向一揽子解决民忧民困的平台。
建立民情民意收集办理的“3+1”制度。“3”即定期接待选民、不定期联系选民、重要事项重点研讨;“1”即一个承诺,向居民承诺民情民意办理件件有回音。通过“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线上”通过人大代表打造的“基层社会治理通”平台及社区公众号、业主微信楼栋群等,“线下”由代表参与到网格中发放社情民意单、开展接待接访、走访居民群众等,搭建了一个全方位、智慧化的综合性民情民意收集平台。
建立基地代表接待轮值制度。探索试行“轮值+预约”的接待方式,对在节假日或周末需要反映问题的居民群众,通过电话、微信预约,由基地安排协调轮值代表接待,倾听群众声音,助力社区更好地为辖区企业居民群众服务。同时,每月安排一组由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小队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并通过分办、交办、催办、督办“四办”工作流程办理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定期不定期梳理收集到的问题,由召集人针对性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选民群众召开“议事会”,充分听取意见,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联席会”工作机制。邀请区级、街道相关部门人员、3名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参加,听取“圆桌汇”或“四议两公开”等有关工作情况,开展有效民主监督,强化民主协商,推动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和困难。
真情服务群众,用协同心织密一张网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基地共将前卫社区划分为5个四级网格,每个网格有网格长、网格员、3-5名人大代表、党员中心户和“先锋骑士”兼职网格员。基地围绕“代表在格上,履职在网中”的工作主线,将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融会融通。同时,在基地建立“西山区人民政府作风效能革命实践点”,形成“基地吹哨、实践点报到”的听民情、汇民意、解民忧的工作闭环,最大限度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同频共振形成合力,联动解决民忧、汇集民意、精细化服务群众。
自基层实践基地建成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意见建议142条,办结135条,民意收集量提升71%,办结率95%,初步形成了“人大建场、代表驻场、干部进场、群众赶场、民主满场”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