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人民日报》副刊点赞在滇全国人大代表王陆芬:带领家乡绣娘,一针一线“绣”出致富路
人民日报副刊头条点赞云南文山绣娘:
一针一线巧手艺
一
王陆芬终于绣完绣架上的作品,这幅名为“高铁梦”的作品,从设计到完工,她绣了一个多月。
今年3月,王陆芬到北京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她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尽快修筑通往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府的高铁。为了更形象地表达议案内容,她设计绣制了“高铁梦”这幅作品,与议案一起递交上去。
王陆芬出生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彝族乡,她所在的白沙坡村是个彝族聚居村。在当地人的传统观念中,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就看她的刺绣。王陆芬从小跟着外婆和母亲,学得一手好手艺。十六岁那年,她的一幅绣品被人花一百六十八元买走,这给了她极大的鼓舞。这些年她在文山做水果生意,随时把绣花绷子带在身边,得空就拿出来绣一绣。
2013年,王陆芬从电视上看到,她从小学习的彝绣就是节目中常讲的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暗自在心里琢磨,怎样回白沙坡村成立一个彝绣合作社,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为乡亲们开辟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
这事风险不小,一来没资金,二来没人做过。王陆芬怕丈夫反对,一直没敢跟他说。
可事情搁在心里,总是时不时冒出头来。几番欲言又止,王陆芬还是没忍住告诉了丈夫。
“你想做就大胆地去做!”
“可我创业需要资金啊……”
丈夫没再言语,把这几年做生意攒的三十多万元积蓄全部给了她。丈夫这么支持,王陆芬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三十多万,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那是全部的家底啊!
二
要创业,靠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行。王陆芬带着资金回到白沙坡村,开始寻找绣娘。她原来熟悉的几个绣娘都外出打工了,打电话联系,她们没一个人看好王陆芬的选择,都婉言拒绝。有几个原来相处特别好的,反复劝王陆芬,你两口子起早贪黑十几年,辛辛苦苦挣那点钱不容易,你别拿血汗钱打水漂。还有朋友直接打电话给王陆芬的丈夫,让他赶紧劝阻她,别去冒这个险。
王陆芬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一个愿意加入合作社的绣娘。想来想去,她决定降低标准——先找稍有基础的,对她们进行培训;同时,花费二十万元,建起一个传习馆、一个陈列室,做宣传展示。可村里人还是不看好王陆芬的项目,有点基础的都不愿跟她干。
王陆芬不死心,苦口婆心一个一个动员。到后来,她继续降低标准,不懂刺绣的也要,只要愿意干,她就愿意教。本村的找不够,她又到别的村去找。终于凑够了十六个人,华韵刺绣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十六个绣娘,都是四五十岁的妇女,上有老下有小,很难同时凑到一起。王陆芬就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分时段培训她们,经常熬到深夜一两点。培训完一轮,花了三个多月。
王陆芬开始把活儿分派给她们,让她们拿回家里做。抽空一看,有的绣娘技术差,有的绣娘不认真。王陆芬性子急,抱怨几句,有的绣娘就撂下绷子,不愿继续再做了。王陆芬只得跟她们说好话,赔不是。
一开始王陆芬没经验,拿来一些老刺绣做样品,让绣娘们照着绣。绣是绣出来了,却卖不出去,客户看看,都摇摇头走了,说:“你这产品不行,太老套,得重新设计。”
那段时间,王陆芬心里沉甸甸的。重新设计,我哪有那水平?可仔细想想,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没水平我可以学呀!王陆芬找来资料,开始自己琢磨。忙活了一个多月,她自己设计的绣品还是没人要。
干了那么长时间,一分钱收入没有,村里开始有些风言风语,一些绣娘也灰心了,要退出合作社。有个绣娘经不住别人的嘲笑,一气之下把绣花绷子砍了,还有绣娘干脆把绷子和绣片一起扔火里烧了。
王陆芬急了,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如果散了,那她的创业也算完了,这条脱贫致富路也走不通了。
图①:砚山县维摩彝族乡风光。王翔 摄 图②:王陆芬(右二)组织绣娘们开展刺绣培训。朱开文 摄
三
县委宣传部主管文化产业开发的领导听说了这件事,了解到王陆芬遇到的困难,专程来看望她,鼓励她带绣娘出去学习学习。一行人来到楚雄、大理、腾冲参观学习,大开眼界。人家的刺绣,不拘一格,设计上吸收了多民族风格和现代元素,销路非常广。
回来之后,王陆芬开始在县里寻访绣娘,拜她们为师,向她们学习不同的技艺。得知杭州要举办一个全国性的优秀刺绣作品展,王陆芬挑选了几件作品,报名参展。
不比不知道。杭州展出的作品,设计新颖,特别出彩的苏绣、越绣、湘绣,有的朝艺术方向发展,高雅精致,有的与日常生活用品相融合,美观实用。现场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表演,举办图案设计培训班,王陆芬又抓紧报名。
从杭州回来,王陆芬思路彻底打开了。她带着十六位绣娘博采众长,更新设计理念,设计出五份图案。图案定稿后,准备购买材料,账上却没钱了。到农村信用社贷款,人家不看好她的项目,不贷给她。王陆芬又找丈夫,丈夫就把自家运水果的卡车卖了。
听说省里要在昆明举办一个文创产品展销会,王陆芬带着几位绣娘和绣品参加了展销。王陆芬自己担任解说,她们一边展示绣品,一边做现场表演。县委宣传部还为她们拍摄制作了视频。从这以后,华韵刺绣合作社的绣品开始有了销路,签下了几个大单,订单金额达到一百多万元。
展销回来,消息传开,报名参加合作社的绣娘人数猛增。有些当面嘲笑过王陆芬的妇女,也来找她报名,她不计前嫌,通通答应。
当初开合作社,是为了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这份初心王陆芬一直没忘记。她主动找那些贫困家庭的妇女,动员她们加入合作社;她还跑到村委会,请村委会领导帮忙动员贫困家庭妇女到传习馆学习。
六十多岁的苏姥姥患有糖尿病,出不了门,她年轻时做过刺绣,想接点活儿。王陆芬二话没说,就把材料给她送了过去。
李孝敏家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王陆芬动员她参加培训班,从最简单的针法入手,手把手教她。后来,李孝敏成为合作社的刺绣骨干,她一边打零工,一边做刺绣,每年从刺绣上挣的钱就有三万多元。2018年,李孝敏盖起一栋三层小楼,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李采娜家当时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陆芬找上门去,想吸纳她为绣娘。李采娜担心自己笨手笨脚的,做不好。王陆芬就把她带到传习馆,先看别人怎么做,然后让她上架,王陆芬手把手教,李采娜一点点学。培训结束,王陆芬让李采娜领了针线绣布回家去做。
一个月后,李采娜拿着绣品回来了。王陆芬接过来一看,笑了——图案松的松、紧的紧,针脚歪歪斜斜。王陆芬还是按合作社规定的成品价,把钱结算给李采娜。李采娜磨蹭半天,领了十元钱,觉得不好意思,转身就跑。那天吃过晚饭,王陆芬继续把丝线绣布送到李采娜家,让她接着绣。
又一个月过去了,李采娜交来的绣品开始有模有样。如今,她也成了合作社的骨干,利用闲暇时间做刺绣,每年能挣三万多元。
四
王陆芬越来越忙,志向也越来越大。她把儿子送到杭州艺术学院专门学习设计,准备把他培养出来协助自己。
这几年,王陆芬相继参加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杭州等地的展销会,与一些客商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订单越来越多。她们的彝绣小白鞋、领带、丝巾几年前开始销往欧洲。合作社社员已经增加到三千多人。2017年,王陆芬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这一年,合作社有了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在香港展销会上,王陆芬签下六百多万元的订单。
香港之行更让她振奋的是,在机场免税商场里,她竟然在货架上发现了自己团队制作的小白鞋、虎头帽、虎头鞋、绣花丝巾、绣花领带……
商场经理告诉王陆芬,产品销量都很好,虎头帽、虎头鞋已经断货了。王陆芬立马给儿子打电话:速速补货!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王陆芬和儿子收拾好东西,准备到文山陪丈夫过年。两天前,她就在传习馆门口贴了通知,也在微信群里发了消息:请送绣品和领材料的绣娘过完年再来。
两人还没走出门,村里的赵李凤老人拿着一幅绣品来了。赵李凤老人已经八十二岁,她小时候就学过刺绣,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还灵活,眼睛也明亮,绣出来的件件是精品。
马上要过年了,王陆芬给老人兑了钱款,发了材料。赵李凤家几年前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三代人,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土房。成为合作社绣娘后,赵李凤凭借自己的好手艺,挣了十多万元,盖起了新房。
送走赵李凤,李孝敏又来领材料,她拎来一篮鸡蛋给王陆芬:“我给你带了几个鸡蛋,你不要嫌弃。”李孝敏诚恳地说:“你那么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王陆芬想想,接过鸡蛋,老人不易,她决定把鸡蛋钱算在绣品里。
接着,村里的、外村的几个妇女又来,又有外县的电话不断打进来……王陆芬又忙起来了。
农村妇女勤劳,过年也不会闲着,王陆芬估计春节这几天,天天都会有人来。她索性给丈夫打电话:“合作社太忙,我就不到文山陪你过年了,让儿子过去陪你吧。”
转眼到了五一劳动节,王陆芬在白沙坡村举办了一场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技能竞赛。经过筛选,获得参赛资格的绣娘有六十人。
比赛除了对参赛选手提前绣好的作品进行展评外,还由合作社提供统一图案,由参赛选手自由发挥,在四小时内绣完。
下午五点半,评委们根据针法、构图、配色、创新等标准对作品进行现场打分,综合评判,共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八名。这是对绣娘们精心劳作的认可。
那天傍晚,夕阳把天边染得一片通红,颁奖仪式就在传习馆外面的场地上进行。场地上早就挤满了盛装的妇女,她们基本上都是华韵刺绣合作社的社员。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陆芬为获奖者颁奖。她登上临时搭起的台子,动情地说:“姐妹们,现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经过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拼搏,我们的华韵刺绣合作社生意也越来越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用我们勤劳的双手,绣出我们今后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曹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