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积极探索实践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按照“整合资源、体现特色、共建共享、发挥作用”的要求,先后建成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站14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167个,架起了人大代表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规范化建设 精细化管理
(杨燕菲 摄)
来到广通镇甸尾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沙发、桌椅、书架等物品一应俱全,像这样的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遍布禄丰市每个乡镇、村(社区),为代表和选民之间提供了更便利的民情联络点。
(杨燕菲 摄)
为建设管理好人大代表工作站和联络室,禄丰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印发了《禄丰市乡镇“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规范化建设制定了“七有、四好、三上墙”的统一标准,包括代表履职场所、标牌名称、代表信息公示栏等均有明确要求。
“有了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代表们履职积极性更高了!”广通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赵英说。2021年,人大代表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平地村委会村民家中香橼滞销后,主动联系相关公司,为其提供收购及推销服务,帮助村民成功销售香橼10余吨。
代表进“室”履职 解决民生实事
(杨燕菲 摄)
“建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是基础,目的是要组织代表进工作站和联络室履职,更好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广通镇为例,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不仅设置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还将每周一定为“人大代表接访日”。2015年至2021年,广通镇、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共接待选民来访4000余人次,受理选民反映问题4300余件,现场答复解决3000余件,转办镇人民政府相关站所处理1300余件,全部得到妥善解决,做到“宣讲好政策、化解好矛盾、解决好问题”的接访目标。
创新思路方式 为代表履职助力
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是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阵地,为切实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依法履职能力,禄丰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执行《人大代表学习活动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和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制度》《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制度》等基础上,积极发动各人大代表小组采取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接待选民、述职评议等多种方式为代表履职搭台助力。
(杨燕菲 摄)
2015年至2021年,全市各代表小组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等活动4600余次,代表参与5200余人次,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在全市营造了“我们搭台、代表唱戏”的履职氛围。
通过多年来的应用实践,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已成为代表履职、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拉近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畅通代表和广大选民的联系渠道,推动了市、乡人大工作全面开展。(杨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