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州市代表团审议审查侧记
1月26日至29日,省十三届人大会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期间,各州市代表团的代表们认真审议、审查各项报告,并围绕报告和规划纲要的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昆明市代表团:提高站位 狠抓落实
连日来,昆明市代表团围绕如何以“三个定位”为引领,狠抓报告和规划纲要的落实,以及昆明市怎样立足更高站位谋划推动发展,更好担当起省会城市的光荣使命进行了热烈讨论。
代表团表示,得益于全省发展大局,昆明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较大成绩,下一步昆明要坚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全力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
蒙冬梅代表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尽快制定云南省乡村振兴条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创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活动载体,努力打造更多“云南样板”。拉玛·兴高代表建议,要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散居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加快发展,昆明市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郭玉梅代表说,希望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滇池治理工作的支持,并全力支持昆明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代表们对“全力推动产业强省建设”“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等重点工作部署感到振奋。王冰代表建议,省政府要统筹打造云南先进制造业集群,高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陈勇代表建议,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产业的培育要制定相应政策,补齐强化产业发展政策链。
曲靖市代表团:凝心聚力 开拓奋进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曲靖市代表团在审议中对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们纷纷表示,曲靖市要力争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和‘十四五’期间,力争GDP年均增速9%以上,2025年达5000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城市70强甚至更高位次。”曲靖代表团表示,接下来曲靖市要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绿色新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全力重塑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抓好以铁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和5G网络等新基地建设。统筹抓好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
“要打好绿色能源牌,大抓产业,大抓园区,大抓招商;要围绕报告中提出的‘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建好硅光伏产业基地,建好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毛建桥代表建议,全省对光伏产业电价实行统一定价,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代表们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朱兴友、余红梅、唐香稳代表建议在长江航运和连接成渝经济圈和南亚东南亚铁路建设上完善和加强,真正把曲靖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将宣威-盘州高速公路纳入“十四五”期间省网“互联互通”工程。解决高海拔农业用水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玉溪市代表团:乡村振兴 走在前列
“建设美丽乡村”“要做好农村污水治理”“打造田园综合体、观光农业”……连日来,在玉溪市代表团热烈的分组审议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话题频频出现。
玉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良好的基础。省人大代表、玉溪市副市长张光彦提出,要打造乡村振兴的“玉溪样板”,抓住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机遇,打造1个以上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区、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确保走在全省前列。
省人大代表、易门县委书记吴渔琛表示,易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城乡融合、产业支撑。一方面,将坝区的三个乡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区建设,依托省级工业园区,加大劳动力就业转移安置工作力度,让农民享受同城市民待遇。另一方面,在山区打造绿色经济带,突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以野生菌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业做大做强。还要以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建设作为示范引领,打造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对于澄江市来说,乡村振兴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生态保护的必然选择。省人大代表、澄江市市长范永光表示,澄江的乡村振兴应从产业迭代更新入手,突出“提”“靠”“转”三个关键词。“提”,就是要按照生态、有机、绿色的要求,节水减肥减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靠”,就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就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县城、做精集镇、做美乡村,以旅游产业的迭代转型助力群众可持续增收,实现产、城、人的有机融合。
保山市代表团:明确定位 再上台阶
“成色足、韧性强”保山市代表团代表们在审议中回顾去年的成绩时认为,保山市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一起打、两个胜利一起夺。
“潜力大、机遇多”保山市代表团在对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时认为,保山要在全球全国全省的大局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
“要为去年在保山开工建设的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提供全力保障、倾斜支持。”范喜代表说,高纯晶硅是硅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链扣”,要通过利用好保山水利和硅矿资源,把保山着力打造成为云南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张静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与相邻州市联通,为打造滇西辐射中心奠定发展基础;杨邵燕代表建议,花大力气改善边境县城的交通通达条件;丁艳波和段国全代表提出,做好“一村一品”工作,加大对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经济才能保持生机活力。李文广代表提出,疫情防控投入力度应只增不减,抓实边境管控,把外防输入特别是严防境外输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进高质量发展,保山等不起慢不得。保山代表团表示,要紧紧抓住未来三五年快速发展的“窗口期”,迅速行动起来,把过去想办、难办、未办的事情办妥、办成、办好,使保山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昭通市代表团:接续奋斗 加快崛起
经过脱贫攻坚冲刺,昭通已经夺取了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全市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昭通答卷”。但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面临的困难,昭通市代表团的代表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如何守住成果,成了审议现场的热点话题。
昭通市代表团表示,昭通将坚持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放在压倒性位置,守住底线、突出特点、展示亮点,努力闯出一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昭通路径。
“盐津县将进一步加快富民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杨仕翰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滇东北开发”的内容点燃了代表们对昭通未来的热切期待。张绍雄、袁崇彦等代表建议“构建滇东北旅游环线”应纳入省“十四五”规划,与大滇西旅游环线、滇西南旅游环线形成三个环线,构建全省大旅游新格局。马康凤代表建议打造千里画廊的金沙江旅游带,“这样我们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就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条带,可以带动更大范围的地区发展。”
围绕全省构建“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大布局,昭通市代表团表示,昭通将认真研究谋划,加快促进滇东北开发和崛起。同时昭通市代表团建议:把昭通作为云南对内开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纳入全省综合交通枢纽。
普洱市代表团:争先进位 谋求实效
“谋实效,用指标、数字、排名说话。”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连日来,普洱市代表团的代表们结合各地定位和实际,提建议、谈做法、谋发展。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中,普洱市各地都有“绝招”。李旭东代表和罗舜代表都提出,要围绕“茶产业”做文章。思茅区将在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健康养生胜地、全国有机茶产业发展标杆、面向南亚东南亚陆路口岸城市上持续发力;镇沅县希望将茶产业纳入“一县一业”发展给予支持。放大主产业优势,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苏明建代表建议,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产品、品牌、市场”兼顾的企业,多方联动,促使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升级,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完善硬件,更要打造软件。”胡其武代表认为,普洱要积极争取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口岸经济政策方面的支持,通过对外贸易打造物流市场,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积累了老达保文化扶贫项目、中华蜂养殖项目、“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扶贫等的减贫经验,巩固脱贫攻坚和发力乡村振兴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高频词。普洱市代表团提出,普洱要以巩固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交通强省建设机遇大干快上交通枢纽;李建华代表表示,孟连县要发展,必须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曹鸿迎代表说,建议将西盟县列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中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和支持。
楚雄州代表团:发挥优势 壮大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1年工作时,将“全力推动产业强省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结合楚雄特点,代表们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等发力点,积极建言献策。
任锦云代表认为,楚雄应该“用好风光栽好树,努力争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发挥好绿色优势,发展“风光水储”绿色能源,通过种树和发展风光发电,打造成“绿色能源+植树造林”的典型,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
近年来,楚雄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钛产业,楚雄团多位代表都在发言中提及要重视我省钛产业发展。杨继周代表希望,报告表述中能在“世界光伏之都”后增加“中国绿色新钛谷”,并研究出台水电钛材一体优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邹顺伟代表的关注点落在了两个新兴产业上。一是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产业,他建议,省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开展第二批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科研试点企业的审批工作,并将楚雄高新区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企业纳入审批范围,制定出台支持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市场准入的配套政策。二是工业大麻产业,他提议,把工业大麻产业纳入省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将楚雄工业大麻产业基地命名为云南省工业大麻产业示范基地并给予政策支持。
张志勇代表则为重塑烟草支柱产业新优势,提出了多条建言: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建立行业第一车间;探索企业规模种植模式,稳定烟农队伍,提升云产烟叶品质;加大烟草农业扶持力度;优先保障省内烟草企业的原料需求,增强云南烟草的整体影响力。
文山州代表团:巩固成果 创新突破
如何巩固好脱贫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成为文山州代表团热议的焦点。
文山州代表团表示,文山州以三七为原料的制药、绿色铝、承接产业转移有亮点,应努力把产业发展的势头保持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新成绩,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再上新台阶。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重视文山乃至全省铁路货运通道、高铁快运线的建设,降低物流成本,解决货运通道不足问题,更好更快推动云品出滇。”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尽管脱了贫,但文山州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1.07%,是全国石漠化重灾区之一。加上全州农村历史欠账多、基础条件差,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需要加强基础水利建设。黄明勇代表与周家宝代表都提出,应加强石漠化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加大省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支持石漠化地区中型水库坝后电站建设,降低群众用水成本,着力解决好石漠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