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农村的‘空心化’比较严重,结合这个实际,今年我提出助力农民工返乡,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职业农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近就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团结村袁家营村民小组村民袁海波认为,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地区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他们返乡创业就业能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袁海波就是返乡创业者中的优秀代表。19岁时,他怀揣梦想到浙江省打拼,外出务工前,还在上学的袁海波就充分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资源,把家乡的农特产品销往外地。暑假期间,袁海波会带上小伙伴们到山林中采摘大自然的野生菌并销售到全省甚至全国各地,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菌王”。
2017年,在外打拼了10年的袁海波告别了沿海地区企业的优厚待遇,只身返回家乡“二次创业”。他认准了家乡的发展潜力,决定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资源实现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
(袁海波在采摘苹果)
袁海波回乡选择了苹果种植产业,帮助两家公司打理特色苹果种植。两家公司选育种植了具有果肉细腻、甘甜汁多、色泽艳丽、存储时间长等特点的“龙威”“龙嘎”等早熟品种,并适当保留了当地红富士等老品种。
蓝天白云下,一棵棵、一排排的苹果树上缀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好的,贵公司要200箱苹果,我们马上采摘、马上包装,今天下午就给你们发过去。”在苹果园里,袁海波正忙着接待线上线下的客户。
“我返乡4年了,今年苹果终于挂果了。一亩地平均种植83棵果树,一棵果树挂果按照30公斤计算,2200亩苹果种植基地能够采收5478吨苹果,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每公斤能卖到15元至20元,年可实现产值8217万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如果说外出务工是有组织的“远征”,那么返乡创业就可以看成是袁海波回报家乡父老的“反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作为一位人大代表的初心。(包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