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渡江纪念碑及纪念馆内展示的文物。(赵伟 摄)
红军当年渡江的渡口。(赵伟 摄)
东川树桔红军渡纪念馆。(赵伟 摄)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长征》诗中的这两句描述,可以想象当年红军长征过东川时的艰辛。为保留革命遗址、传承长征精神,东川在拖布卡镇新建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已于2020年7月1日开馆。在纪念馆中,一幅《树桔渡送儿参军踏征程》的油画格外醒目,画中,阳光明媚的清晨,在村口大榕树下,母亲牵驴送儿子,妻子持枪别丈夫,胸前戴花参加红军的青年,一个个奔赴前线,整个画面气势磅礴,让人们永远记住历史上的这一天。
为牵制敌人选择树桔渡江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一、三、五、九军团分别进入云南。由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何长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由于规模不大,善于机动,在贵州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敌人,掩护主力。
进入云南后,按照中革军委的指示,红九军团继续担起了这一重任。红九军团在滇东北佯装红军主力,声东击西,攻城略地,使云贵川地方反动势力惊恐万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国民党军,诱使敌军第五师、第九十六师及李抱冰部的3个师由寻甸方向和宣威方向赶赴东川、会泽、巧家“截剿”,为3万中央红军主力减轻压力、用7天时间从容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5月1日,中央纵队和一、三、五军团从禄劝县皎平渡渡口开始渡江,中革军委同时要求红九军团也要尽快渡江。红九军团在占领会泽后,于5月3日下午派1个营和侦察连携带电台,在参谋长郭天民的率领下,前往东川拖布卡树桔搜寻船只准备渡江。
郭天民率领的先头部队连夜行进,于第二天下午赶到树桔,但敌人早有防备,沿江各地已将公私船只全部封禁销毁。属巧家管辖的金沙江对岸的汪家坪盐井场务所140余只盐船也在销毁之列。但汪家坪盐井场务所得令后心存侥幸,认为红军不一定真从此处渡江,若将140余只船全部销毁损失太大,故未全部销毁。敌人的这一失误为红九军团渡江留下了机会。
修复破船摆渡200多名红军
红军抵达江边后,驻守对岸的10多个盐场缉私兵向红军开枪射击。红军用重机枪、小炮还击,将缉私兵击退,将渡江指挥所设在大沙坝村村民饶顺标家。
红军把饶顺标家屋里屋外清扫得干干净净,家具物品收拾得整齐妥当。红军的所作所为,感动了饶顺标的媳妇糯友珍,她找回躲藏在外的丈夫和哥哥饶顺清,兄弟俩带领红军侦察连到麻塘湾崖石下,打捞起沉入水中的破船进行修补。当天深夜,红军用这只船来回摆渡10多次,将200多名红军战士送到对岸,占领了江边的汪家坪、鱼坝滩,控制了江岸。
紧接着,由侦察科长曹达兴率领侦察连,穿上在会泽缴获的民团制服,伪装成民团,顺着崎岖小道直奔盐井场务所。曹达兴布置好兵力,自己化装成国民党军官,带领几个化装成国民党兵的战士闯入盐井场务所,即刻瓦解了盐井场务所的指挥,缴获枪支28支,没收盐税银元4万块,食盐5万公斤。
数十名船工帮红军渡江
红军在盐场召开群众大会,并将缴获的9仓食盐分给当地村民,村民十分高兴,纷纷报告藏匿船只的地方并帮助把沉船打捞起来,表示愿意帮助红军渡江。不多时,数十名船工和村民驾着50多只大小木船跟着红军划向了南岸树桔渡口,准备迎接大部队渡江。
4日,仍在会泽城中的红九军团总部再次接到中革军委速渡金沙江的电令。此时,先头部队已占领金沙江对岸的消息也报到军团总部,同时还获悉敌湘军李抱冰部3个师正向会泽逼近的消息,军团总部遂决定撤离会泽县城,向树桔进发。
5日下午,红九军团大部队陆续到达树桔并按顺序渡江,晚上则燃起篝火,点亮马灯继续摆渡。6日清晨,全军团3000多人全部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
红军与东川人民鱼水情深
红军来到拖布卡,一个排住在白泥井村舒正有家。红军一住下,就与房东拉家常、问寒问暖,了解生活情况,争着扫地、挑水,向他们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红军带的粮不够,排长就向舒家买了一担谷子,而所付的钱足够买回两担。舒正有再三推辞,要退回多给的钱,排长多方劝说,他才勉强收下,和红军一起动手舂米做饭。舒正有全家及邻近村民看到红军和蔼可亲,关心群众,大家都消除了防备心理,热情接待红军,时近傍晚,村子里家家都冒起了炊烟。
红军夜渡时,将士们对船工也特别关心,送来红糖姜热水给船工驱寒,送来毯子、被子给轮换下来的船工休息使用,夜餐比早晚两顿的菜还多。船工都被红军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不顾疲劳,只休息一会又上船扳桨,红军3000多官兵就是这样在数十名船工不分白天黑夜的辛苦劳累下渡过金沙江。
如今,金沙江上架起金东大桥连接川滇两省,拖布卡镇树桔村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幸福。(张星宇 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