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图片
波兰归来话感受
发布时间: 2013-05-21      来源: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有幸随团参加在波兰共和国北部滨海省省会格但斯克市举行的第一届中波地方经济论坛。虽然在波兰(格但斯克市)停留时间仅只是短短的三天两夜,但出访过程中的点滴所见所闻,却深深地铭刻在笔者记忆中……

                                一、闹市中的残垣

中国代表团所住的Hotel Gdansk(格但斯克酒店),位于格但斯克市中心莫特拉瓦河河畔,从酒店步行十来分钟,便可到达始建于1343年、历时150多年才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砖石结构(无任何钢架支撑)教堂——圣玛丽大教堂。然而,站在酒店房间内,从窗户往外看,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不远处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圣玛丽大教堂,而是窗外莫特拉瓦河岸那一排排陈旧的残垣断墙……后来才得知,闹市中心这片“大煞风景”的残垣就是传说中的二战遗址。

也许许多人知道,波兰在二战期间饱受纳粹德国的蹂躏,包括首都华沙在内的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许多波兰人被送往集中营……但也许鲜为人知的是,二战的第一枪就是在波兰的格但斯克打响。

海滨城市格但斯克,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同样有着沧桑的历史。193991凌晨4许,德国军舰向格但斯克附近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的波兰驻军阵地开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在此打响,从而点燃了二战欧洲战场的战火,格但斯克成为了战争最激烈最持久的地区。

格但斯克市虽然在二战中被德国和苏联损毁,城中的古建筑也几乎在二战中全遭到破坏。但战后,波兰人民按照原有的风貌对格但斯克进行了重建。这一工程直到1975年才宣告结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格但斯克,已成为一个拥有46.4万人口的波兰最大的海港城市,成为波兰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走在今天的格但斯克街头,你会感觉它是个和谐安宁、幽雅柔和、色彩斑斓、富有风情、拴心留人的美丽城市。然而,在这给人以舒服之感的背后,格但斯克市同样保留着二战留下的沉重记忆。他们不仅建有二战纪念公园,而且还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将二战时德军炸毁的残垣作了完好的保留。

担任中国代表团导游兼翻译的是一位曾在中国苏州大学留学回国的当地女孩。导游指着那些残垣断墙介绍说,格但斯克市是第二世界大战最激烈最持久的地区之一,也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格但斯克市不仅在许多地方保留了二战留下的残垣断墙,而且还建有二战纪念馆。

听完导游的介绍后,一位同行问导游:“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破墙早晚会被推倒吗?”这位导游没有任何思索,果断回答道:“不会,永远不会!我们的政府还会很好地将它保存完好。保存着它,能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保存着它,能把和平和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特别是告诉我们的后代,把波兰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和平告诉更多的人……”

事后,大家都笑这位同行,问他怎么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他在政府工作时负责城建工作多年,到过许多城市考察,没见过哪座城市完好无损地保留这样的残垣断墙……

二、绿色洁净的城市

在格但斯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座城市相当干净,仰望上空清澈洁净,视野所及满眼绿色。无论是游客络绎不绝的海边、闹市区,还是不显眼的小巷深处和人烟稀少的城郊,你都很难见到垃圾,更见不到矿泉水瓶或塑料袋等垃圾。

原来,波兰人的环保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820年,波兰人就创办了名为《希尔万》的林业杂志。这不仅是波兰的第一本环保刊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杂志之一。了解得知,目前波兰有关环保方面的杂志多达90多种。

波兰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也异乎寻常。波兰的国土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只有不到1/4,森林覆盖率在19世纪初时曾一度超过40%。此后,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到二战结束时,森林覆盖率下降到只有不到21%。二战后,波兰政府制定了全国绿化规划,到20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回升到了28%。此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到20世纪90年代波兰社会剧变前后,波兰人也经受了环境污染的痛苦教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经济困难和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工业、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最终造成包括格但斯克在内的许多重工业区环境恶化,包括首都华沙在内的很多大中城市被污染得连居民都没有饮用水……痛定思痛,波兰政府下定决心拯救母亲河。当时,波兰正同欧盟进行入盟谈判,而环境问题则是波兰必须跨越的门槛。根据欧盟要求,波兰政府重点对南部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10年里,政府每年用于环保的拨款为30多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主要用于购买先进的治污设备和工艺。经过10年的艰苦治理,南部工业区的空气污染减少50%,空气中灰尘含量减少60%,污水排放量减少了90%以上。2004年加入欧盟后,波兰政府下大功夫保护环境,除了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和强化环保措施外,波兰政府还设立了有国家环境保护和水域经济基金,基金会会负责对包括空气、土壤保护、植树造林、科普教育等专题项目进行资金投入;基金会还通过制作电视片、免费发放光盘和宣传册,在整个波兰进行环保教育宣传。近年来,政府注重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对农民进行环保科学教育,使他们了解污染的危害和环保的好处,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今,就算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你都看到,这里的农民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他们早已对垃圾实行了分类。

据陪同的导游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波兰的孩子,从进入小学的那一天起,学校就开设环保课程,每年都进行全国性的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正是在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波兰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波兰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截止2012年年度,波兰全国森林面积为90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29%,波兰50%以上的森林符合所有20项指标,波兰的人均绿地在70平方米以上,成为世界人均绿化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简单节俭的琥珀包装

波兰是世界上琥珀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位于波兰北部海之滨的格但斯克由此成了欧洲琥珀加工企业的主要集中地和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集散地,故被称为“琥珀之都”。

在格但斯克皇家大道东侧的几条小街上,放眼望去,全是加工、售卖琥珀的商铺。这里挨着主干道,又靠近莫特拉瓦河的港口,因此成为琥珀店铺集中的街区。这几条欧式古朴的小街绝对是首饰爱好者的天堂,被称为琥珀第五大道。琥珀店铺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大标志性特色。以小街为中心,周围大大小小的琥珀加工及售卖公司有两千多家,他们每天都向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售卖着独特的琥珀首饰。在这里,商店和艺廊的玻璃橱窗中,摆满了各种造型的琥珀首饰及饰品,既有相对小巧的戒指、吊坠、耳钉、耳坠、手链和手镯等首饰,也有用琥珀制作的家居装饰用品,如帆船、雕像、花卉、灯罩和棋盘,还有琥珀树和用琥珀制成的房屋造型,并且所有的琥珀首饰及饰品基本上是一款只有一件。格但斯克的琥珀,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镶银工艺”。镶银的琥珀不仅增加了琥珀的牢固度,对琥珀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各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无论是简单的流线,还是充满欧陆风情的古典造型,都融入了设计者的艺术构思,更淋漓尽致地体现琥珀温润通透的天然属性。然而,与国内“花小钱买东西,花大钱买包装”的观念形成严重反差的是,无论是大型琥珀“专卖店”,还是街边小摊位,无论是购买上百欧元的琥珀饰品,还是买几十兹罗提(一兹罗提相当于2元人民币)的琥珀小挂件,这一贵重饰品的包装十分的简单节俭,统统只是一个简单的折叠式小纸袋。原来,“务实”的波兰人民(商人)普遍认为,商品本来就很好,何必需要华丽的包装呢?陪同我们的导游说,如果不限制商品包装,我们哪有这么好的环境啊,再说限制生产商选用木头或金属等高档材质包装商品,更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也许,正是波兰人民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使波兰在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其森林面积也不断增加。在格但斯克城市的中心地带,特别是周边,随处可见一片片高大、粗壮的树木。一问方知,这里的许多树木,其树龄在100以上有许多。原来,波兰政府明确规定,树木砍伐率为每年新增林地面积的一半左右;波兰的森林法也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严禁砍伐直径一米以上的树木,违规砍伐者除每一棵树木罚款2万兹罗提(约合6300美元),还需种活2棵同样树种的树苗。得知这一切后,当我们在这里看到了20122月获吉尼斯记录、世上最高的树——长达46.53的大树时,大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没有浮躁感的城市

 “有钱人、没钱人都会说在深圳生活似乎很不安全,整个社会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浮躁心态……”201012月,深圳市长王荣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认真回味这段话,也许他不仅说出了深圳人的心态,而是说出了整个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众多全球人的心态。但是,格但斯克给我们另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生活很安静,心态不浮躁……

街道(马路)不宽,见不到执勤的警察,更见不到指挥、疏导交通的交警,但来往的车辆不仅会很自觉地相互谦让,更会主动停下让行人通过,车让车、车让人的现象让这里的交通井然有序;街边固定的停车位没有人看守,还用担心车子会乱停乱放,更不用担心有人来找你收取停车费……

大街上,你会见到一个个摆放有序的“冷饮”摊位。白天,当地居民有的静静地坐在这里很悠闲地品尝着啤酒、鸡尾酒、苏打水等清凉饮品,有的悠闲地翻着杂志,有的相互窃窃私语……夜幕来临,他们除了在剧院、酒吧、咖啡厅等场所忠实于他们的音乐戏剧文化、酒文化、咖啡文化外,还聚集在街头的摊位上弹琴、唱着歌,喝着饮料、聊着天……无论是餐馆还是冷饮店,当地的居民,无论是一堆年青人,还是一家几代人,一杯啤酒、一杯冷饮,一片面包、一份点心……他们可以静静地坐在那里喝上几个小时、吃上大半天,他们竞相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他们“细嚼慢咽”的生活,让你不知道什么叫“狼吞虎咽”……

清晨,漫步在宁静的街头,你会看到街头那些整洁的摊位周围,地上看不到垃圾,见不到油污……摊位上包括桌椅在内的设施,没有上锁、不用防盗……当你遇到那些出门赶路的“上班族”时,你会感觉到他们的步伐中似乎缺少了一些紧张和压力,他们的脸上却多了一份悠闲与浪漫,擦肩而过或目光对视时,他们会主动微笑着与你打招呼……一切的一切,给你的感觉是当地人民那种深入思想深处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

五、“敞开”的琥珀珍藏馆

到格但斯克市的海外游客,最想逛的当属琥珀店。

无论你走进哪家琥珀售卖店,店里的工作人员除了热情地向你打招呼外,有的还会为你冲上一杯热气腾腾咖啡。你可以跟随他(她)们参观、挑选店里的琥珀制品,他(她)们也会很放心地让你在店里自由地挑选他们的商品……笔者发现,我们所到的商店,没有任何一家安装监控设备……如果说,这一切还不足以证明格但斯克良好的治安环境,那参观完格但斯克市那座价值连城的私人琥珀馆后,笔者一行彻底被他们那种“不设防”的心态所折服了。

离开波兰的当天上午,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位于紧临格但斯克市的索波特市的一座私人琥珀珍品馆——Ambermoda琥珀珍品馆。珍品馆位于市内一处别墅式的住宅区。馆长是一位年近六旬的男子,他边介绍边带着我们一一参观了他的作品。馆内数千件作品,均出自他的手。据介绍得知,最初他仅只是将收藏琥珀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在他的寻找熏陶下,他的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也慢慢喜爱上琥珀……遗憾的是,他的女儿在20岁那年不幸去世,次年他的妻子也意外离世。怀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思念,他将所有的悲痛全部倾注在了对琥珀作品的制作中,先是用琥珀制作了妻子和女儿各个年龄段的相,之后又制作了妻子和女儿在世时喜爱的各种物品……就这样,日积月累,这位馆长的数千件作品目前已经摆满了他整幢小楼。在这幢小楼里面,我们看到了那一件件倾注馆长心血的琥珀珍品:历时三年多制作出来的、消耗7吨多琥珀原料、价值4000多万欧元的琥珀柜,耗时12000多小时制作出来的、价值1200多万欧元的琥珀小屋……除了看到一件件雕刻精美的琥珀珍品外,还看到了一块重达6公斤多、已有人开价70万欧元的琥珀原料……整幢小楼,被不同种类的琥珀制品,点缀出独特的魅力,不同风格的琥珀制品,也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魅力:明珀清澈透明、金珀色彩亮丽、绿珀神秘幽深、蜜蜡温暖内敛……这一切的一切,让每个展厅都显得琳琅满目,流光溢彩,所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这个琥珀收藏馆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座价值连城的琥珀收藏馆,不仅屋内没有任何监控装置,而且室外同样是低矮的围墙和栅栏,甚至连条看家的狗都没有……一切都和普通居民住宅没有任何两样,整幢小楼的内外、甚至是小楼的周围竟然没有任何防盗的安保措施……

有人问导游,这些珍贵的琥珀就这样摆放在这里,不怕被盗吗?导游笑着答道:不会,不会……在我们这里,大家相互间是不设防的,这样才活得轻松,才能轻松地活着!用中国话来说,这非常有利于养生……

(作者:云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格但斯克的街头一景

 

部分二战遗址

 

圣玛丽大教堂一角

 

慈善机构在街头义演

 

起价3兹罗提的出租车

 

 

获吉尼斯记录的树干

 

清晨的冷饮摊

 

格但斯克街头的琥珀加工室

 

琥珀收藏馆馆长和他的自制相

 

价值8千万欧元的琥珀柜

 

价值1.2千万欧元的琥小屋

 

重达6公斤的琥珀原料

 

琥珀收藏馆展出的部分作品

 

优雅却不华丽的格但斯克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