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2011年7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县卫生局、县安监局工作进行了评议。
在评议会上,听取了县卫生局、县安监局的工作汇报和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财经工委的调查报告,并开展了认真的讨论,代表们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县卫生局“提出了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尽快制定出台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目标考核,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做好民营医院的监督工作”的意见。对县安监局提出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安监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意见。县卫生局、安监局按照代表评议提出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整改落实。通过近一年来的工作,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卫生局落实情况,一是招聘65名大专以上卫技人员,充实县乡医疗卫生队伍,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二是多渠道培训县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医技水平,共培训796人次;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考试有53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11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13人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三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制定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方案,将医德医风教育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和晋升职称挂钩,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四是创新激励机制,乡镇卫生院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实行财政全额供养,县乡村医疗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不断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护质量;五是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在省市县提高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劳务补助,各项补助与绩效考核挂钓,从而提高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六是依法监管民营医院的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县安监局的落实情况:一是对34户非煤露天矿山开展全面整治,全县非煤露天矿山企业基本达到“五有”、“五落实”、“五达标”的整治要求,已通过省政府和市政府检查验收;二是按照“完善两大系统、强化三防措施、推行一个制度”的整治要求,对全县11户非煤地下矿山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共排查非煤矿山事故隐患509项,督促整改486项,整改率95.5%。三是加强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危化企业安全化生产水平,共排查危化企业事故隐患185项,责令当场整改140项,限期整改45项;四是加强烟花爆竹监管,查出安全隐患275项,责令当场整改251项,限期整改24项,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积极参与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共排查治理隐患单位796家次,查出一般事故隐患1412项,己整改1255项,限期整改187项;六是进一步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调整充实安全监管人员。成立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配强专(兼)职安全人员,努力为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创造软硬件条件,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2012年5月3日,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后,会议认为县卫生局、安监局在整改落实工作过程中,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委会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