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四群教育”活动中,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开展“四群”教育工作精神,罗平县马街镇紧紧围绕做好、做实新时期群众工作这个主题,结合全县正在全力推行的“三同五帮”工作制度,坚持镇、村、组三级联动,着重从解决“干部联系群众干什么,干部联系群众讲什么,干部联系群众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三个问题入手,进一步理清了“联系群众当‘八员’、干部教育须‘八讲’、四教要起‘八效果’”的工作思路,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果的问题做起,认真下村收集民情、汇集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落实一批事关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工作,推进一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解决一批事关全镇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问题,取得较好实效,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当前全镇“四群”教育工作中部分干部把“四群”教育工作简单理解为看望、慰问群众的扶贫慰问工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等突出问题,罗平县马街镇根据县委提出的“三同五帮”工作制度,结合全镇实际,进一步明确了“联系群众当八员、干部教育须八讲、四教要起八效果”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四群”教育干部联系群众干什么,怎么干,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切实推进“四群” 教育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和谐稳定的显著成效。
当“八员” 做群众的指路明灯
近年来,党在农村实施了一些强农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农村许多群众不了解政策,只知道自己得了一些补助,部分群众不知感恩、不知满足、不思进取,不比富裕而比穷,导致部分群众不理解干部,部分干部脱离群众。为此,该镇组织联系干部按照“四群”教育工作的要求,深入民情责任区,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吃透,到农村讲深讲透,并通过收集民情、汇集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落实一批事关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工作,推进一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解决一批事关全镇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问题,全力当好联系群众的“八大员”。
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该镇充分发挥联系干部熟悉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优势,采取进村入户、现场解答、以会代训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宣传解说与农民群众最贴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小学生营养早餐、种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与农村、农业、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政策问题和法律咨询,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截至5月中旬,全镇共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宣传20余场次,现场解答群众提问120余条,发放宣传册300余册,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
当好农村情况的调查员。为增强帮扶联系的实效性,该镇组织联系干部,通过走访了解群众生产、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增收渠道等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群众的疾苦、愿望和要求,特别是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的进行梳理,研究讨论,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截至目前,市、县、镇、村四级联系干部共走访调查农户1127户次,完成驻村摸底调查1000余份,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8条,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当好经济发展的指导员。在联系工作中,该镇组织联系干部走村串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当前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及各村、组、户的实际情况,协助所联系村“两委”,研究制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通过采取集中教育培训、巡回培训、典型示范培训、“农家课堂”培训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村内优势,大力发展烤烟、畜牧养殖、泡核桃、蔬菜、马铃薯等优势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联系部门的对口指导工作,强化对联系群众种植、养殖技术服务的提供力度,帮助联系群众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使联系群众掌握1至2门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全镇8个创业示范基地、70户种养殖示范户、10户科技示范户、87名致富带头人、612户种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联系群众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当好村容村貌的整治员。针对全镇大多数村户脏、乱、差的现状,该镇组织联系干部积极指导各村村内道路建设、庭院硬化,实行人畜分居、用餐与住宿分离,利用村外零星空地建粪便、垃圾堆放点。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各村、各户向先进看齐,促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做“新时期新农村新农民”。为使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长期性与实效性做到密切结合,积极引导群众推广使用沼气池、太阳灶、节能火炕等清洁能源设施,并辅之以相应的使用安全培训、示范户“现身说法”等形式,引导农民建设好2000个卫生厕所,使用清洁能源,修建节能设施,推进“三清四改”,减少农村污染,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采取联系领导干部捐一点,群众集一点,联系单位帮扶一点的方式共筹集资金30余万元,帮助三个联系村硬化村内道路3.3公里。县人大作为该镇的县级定点联系单位,近年来,积极帮助该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强对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特别是在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中,县人大积极协调资金10万元,帮助该镇支壁村联系点硬化村内道路1公里,真正增强了帮扶的实效性,体现了“四群”教育工作的实质。
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该镇作为罗平县煤矿、硫铁矿、铜矿的生产乡镇之一,矿村矛盾纠纷较为突出。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矿村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农村的安定和谐,该镇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和完善了镇、村、组“三级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对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矛盾纠纷经联系干部汇报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调解工作组,由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切实发挥部门行政职能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同时,在发生矛盾纠纷时,积极主动靠上去,于情、于理、于法正确疏导和化解群众矛盾,让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镇已促成企业与周边群众达成调解协议200余份,共兑付补偿款900余万元,进一步夯实了矿村和谐基础,维护了全镇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好道德模范的践行员。联系干部是社会道德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都直接受到社会和联系群众的关注。该镇要求各联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身体力行,作出榜样和表率,使自己的言行得到群众广泛的认同和实践。同时,通过在各村(社区)、学校、机关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雷锋、杨善洲、“陆良八老”、陈家顺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学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学典型、树典型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群众进一步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学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广大群众在感受、了解、学习道德模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触动心灵,为和谐马街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自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以来,全镇共开展向先进典型人物学习活动1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000余人次。
当好公平正义的维护员。该镇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注重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协调帮助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寻求谅解;对不合理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增强群众现代文明意识,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康的社会风气。同时,要求每一名联系干部在自身利益和组织利益的权衡中,始终把组织利益放到第一位,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坚决执行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把公平正义贯彻到实践中,通过倡导见义勇为,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法规,结合政策、社会道德,于情于理于法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2012年5月6日,该镇干部赵恒宝在农贸市场买菜时,遇到三名青年正在偷盗一名群众的财物,见此情形赵恒宝没有多想,立刻挺身而出进行制止,被三名青年杀伤。赵恒宝的见义勇为事迹,彰显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践者的时代本色。
当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员。该镇始终按照“造血式”扶贫的要求,组织联系干部帮助联系群众找准困难原因,对因病、因残、天灾人祸而致贫返贫的群众从物质上给予帮扶,并尽可能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所有困难群众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对因懒惰、无打算而穷的群众暂不作为扶贫对象,但也纳入“四群”教育范围,从思想上给予劝导和帮扶,对帮扶对象在智力、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路子,提高结对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结对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让联系群众做“幸福人”。截至目前,全镇共组织联系干部与联系群众结“穷亲”1127对,发放低保资金16.5万元帮扶农村低保对象512户2045人,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410人次,发放临时救济金及大病救助金11万元救助农村五保对象和特困群众160余人,发放棉被、衣物500件、救济粮0.6万公斤,发放小额信贷资金70户560万元。
重“八讲” 为发展保驾护航
该镇坚持以“八讲”为要求,积极组织联系干部深入村组加强与群众的沟通,真心实意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讲党的各项政策规定,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使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法规政策上得到保障,并依法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讲学习—不庸。注重加强各联系干部对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各类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通过争做“学习型干部”,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发展的工作作风,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来。
讲道德—不俗。通过倡导联系干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纪律的关系,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构建和谐新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使联系村的经济有发展、社会得稳定、群众得实惠。
讲公平正义—不怕。严格纪律要求,教育联系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其辞,在执行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原则的利益诉求不迁就照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倾听、回应。通过倡导见义勇为,打击歪风邪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赢得群众信任。
讲发展—不慢。坚持把干事业、谋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让联系村的经济有发展,让联系的群众得实惠。同时,要求各联系干部要争做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帮助找准经济发展路子、帮助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帮助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帮助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带领群众把各项思路规划付诸实施,一件一件地抓下去,一项一项地落实好,帮扶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讲团结—不散。注重强化干部团结意识,使联系干部之间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关心的挚友,努力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抓工作的良好局面。
讲大局—不独。注重强化干部大局意识,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思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对党委、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要积极参与,主动靠前,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讲法律—不乱。积极引导联系干部带头学法、懂法、用法,依法行政,提高执行力,维护并规范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积极应对在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敢于面对并妥善协调处置好个别群众非正常性的要求和非合理性的诉求。
讲清廉—不贪。强化联系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教育联系干部要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干净、生活上自重、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进取,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要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自觉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努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求“八效果” 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
为确保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该镇力求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八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让群众知晓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团结围绕在党的周围,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二是让干部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理解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在农村得到培养,得到锻炼,立足农村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让农村的爱国、爱党、爱集体、爱他人的雷锋精神得到弘扬,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四是让农村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新人得到培养,让素质高、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我镇农村发展的典型,带动和帮扶困难群众;五是让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到进步,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六是让农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群众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切实保护并改善农村水源安全和道路出行等基础性设施,保障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坚决杜绝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事件;七是让农村在经济上精神上得到提升和满足,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农村发展;八是让农村的公平正义得到捍卫,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图、文: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党政办 颜昌华)
(整理:足球比分网: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 陈斌)
图片1:镇长金晓勇同志检查指导小春收割
图片2:镇长金晓勇同志作政策宣讲
图片3:镇党委书记劳学明同志走访慰问困难群
图片4:镇党政领导班子作政策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