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山镇农贸市场始建于1997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陈旧、狭小、无序的市场已满足不了市场交易需要,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迫在眉睫。王张福代表是个细心的人,每次参加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他都十分注重留意外地集镇建设的规划设计、风貌、融资渠道等,在心中反复酝酿,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中心悄然形成。2008年在圭山镇第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他与其他代表反复磋商、联名提出《关于打造圭山集贸市场的议案》被大会通过列为议案,并被镇政府列为2008年承诺要办的十件事实之一。议案的提出,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对统筹城乡促进新农村建设,拉动圭山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建设伊始,为推进议案的办理工作,王代表就积极参与到党委政府的谋划、决策中,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调动村组参与建设市场。市场是集镇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良好的市场环境能迅速拉动集镇经济提升。在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王代表关于调动村组融入市场建设的建议被采纳,促使政府摆脱主导建设的常规,采取引导村组建设的方式,让利于村组,鼓励村组投资市场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新寨村小组筹资100万元,新建了百货交易市场和蔬菜肉类交易市场。市场建成后,村小组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规划实施的洋芋交易市场、汽修汽配建材市场项目采用土地入股的形式让农民自主参与市场建设。老寨村小组筹资50万元,争取财政补助资金42万元新建了粮食交易市场。
调动企业参与建设市场。王代表参与出谋划策的另一个建议是建议镇政府调动企业参与市场建设,扩大融资渠道。2008年10月18日,圭山镇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邀请驻地企业和周边企业代表参加,发动企业参与集镇建设。在实施集镇二期工程建设中,共有39家企业捐资84.98万元。镇政府采用BT方式,由石林兴隆公司负责完成了阿黑迎宾休闲绿地项目建设;在协助海邑供销社酒厂实施扩建项目的同时,由海邑供销社酒厂实施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
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圭山集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市场优胜劣汰调节,部分资产出现了闲置。王代表从这些闲置的资产中嗅出了发展的气息,他立即向党委政府建议“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引起高度重视。圭山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委托云南乾盛拍卖有限公司对闲置的供销公司房产、亩竹箐文化站房产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土地进行公开拍卖,按照法定程序,成功完成圭山供销公司房产拍卖,拍卖所得资金152元除用于偿还债务外,其余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文化广场建设提升集镇品位。圭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但一直以来缺乏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平台。王代表到楚雄彝人古镇考察学习后,立即向党委政府建议“建设中心文化广场,提升集镇品位”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项目总投资192万元,于
再造一个市场延伸城镇功能。经济飞速发展,现已建成的集镇越来越显得拥挤,王代表在多方走访村民、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建30米大街提升集镇功能”的建议。该项目于2009年11月动工建设,12月30日完工。项目总投资236万元。完成长
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集镇经济的同时,王代表积极参与到招商引资的大潮中。2008年起,引进大花惠兰种植外商2户,建成占在150亩的种植基地,目前已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农民通过土地出租、入园打工实现了双收入。2009年8月引进兴隆洗煤厂,10月建成投产,已投入资金907.6万元,年产量30万吨。转移当地富余劳动力50多人到洗煤厂就业。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8年积极争取广东温氏集团公司到圭山发展养殖业。现已发展温氏养鸡合作户62户,出栏肉鸡累计达30万余只,经统计每只鸡纯收入可达2-3元,大大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为推动肉鸡规模化养殖取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王张福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代表,但他参与经济建设的履职热情不减,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尚品德永不褪色。在他和代表团其他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圭山镇近年来的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步入了全县集镇建设的前列,获得了省级卫生乡镇、昆明市文明小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通过国家环保部评审等荣誉称号。
(石林县人大常委会付建生、王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