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图片
通海县村级公益事业群众得到实惠
发布时间: 2010-08-23      来源: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2008年以来,通海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通知要求,通过组织、宣传、培训、督促、落实等工作措施,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村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和环保设施等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全县农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事一议”制度在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20082009年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情况

 1、项目建设及资金投资情况。 2008年至2009年,各乡镇组织申报建设项目183个,立项140个,开工建设138个(其中:村内户外道路路面硬化项目63个;环保设施建公厕项目9个;水利设施建设项目7个;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项目45个;人畜饮水工程项目14个)。项目建设总投资2770.76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877万元,市级财政奖补资金132.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奖补资金132.5万元,村民筹资、捐资、社会捐赠资金及村民以工折资1518.76万元,其他资金110万元(财政补助项目专款)。

2、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共建设完成村内户外道路路面硬化16743251,修建排灌沟渠5436.14,安装供排水管36517,埋涵管5592.85,安装钢闸门10道,建成公厕271737.53平方米,垃圾房18183.5平方米,公共活动场所23811.62平方米,建抽水机房7座,抽水设备13套,电杆11棵,安装160伏电力变压器及配套设施1台套。完成石方支砌6302.95立方米,浇灌混泥土39470立方米,开挖土方33783.14立方米,回填土方13795.91立方米,回填风化料19043.27立方米。实际工程结算总投资3238万元,惠及23.81万人。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发展、得民心,见成效

2008年至2009年,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覆盖145个自然村,共138个项目,投入财政资金 1252 万元。所有项目均由村民共同商议、自主申报,均为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受益面最广的村级公益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解决了当地农民的许多实际困难,农民的生产生活道路变得平坦宽敞了,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山区农民喝上了自来水,吃上了新鲜蔬菜,建设了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二是充分发扬民主,调动积极性。所有公益事业项目的提出,都有3名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经村“两委”会议研究通过,并提出预算和实施方案,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然后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受益农户自主申请、自主建设、自我管护的民主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三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措施后,从筹资投劳到施工和管护均由村民全程参与监督,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当家人”,真正体现农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益。通过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加强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尊重群众意愿,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村里各项建设和重大问题进行评议,不仅解决了农民议事难和基础设施建设难的问题,还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彻底改变了过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干部上门要,老百姓不愿交”的局面。

四是杜绝了农村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改变了过去以村民筹资建设为主的方式,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投入,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并严格控制村民筹资上限,要求村民筹资投劳办法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各项操作程序的运作和监管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乱收费行为的发生。

五是财政奖补资金监督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措施,要求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直接支付、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村民理财小组职责,强化了财务公示制度,提高了民主理财能力,注重民主监督实效,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对奖补资金的约束和监督,确保财政奖补资金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阳光效应。

六是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通过近两年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加大了政府对村内户外道路、小型人畜饮水、公共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支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还有利于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