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中旬,会泽县未出现一次有效降雨,百年不遇的旱灾,导致农作物大面积绝收,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人畜饮水困难,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难。面对旱情,该县人大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人大代表迅速投身到抗旱救灾工作第一线,深入选区,帮助群众解决了在抗旱救灾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确保了旱区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人大干部心系灾区
严峻的旱情牵动人心,为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会泽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投入到抗大旱、保春耕、保民生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5名领导挂钩5个乡(镇),分别率领县级挂钩部门领导及时深入乡(镇)、村、社,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县人大机关40名干部职工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先后两次共为抗旱救灾捐款86719元;从紧张的县人大机关经费中挤出8万元支持乡(镇)抗旱救灾;从县人大机关派出8名干部组成4个工作组,驻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代表送水进村
娜姑镇乐里村的县人大代表黄明昌从电视新闻上得知该镇小江沿岸炭山、发基卡、红泥、绿坪等村的群众吃水十分困难,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几十岁的老人都顶着烈日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到10多里外的小江背水,他再也坐不住了,出资4.96万元,雇了二辆农用车,义务为小江沿岸严重缺水的516户群众送水62车,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为了不给群众增添麻烦,他从不在群众家吃一顿饭,自己特意准备了干粮,饿了就和驾驶员吃干粮充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因为我是人大代表,看着大家没水喝,心里难受。我出钱找车为群众送水,虽然苦点、累点,但为老百姓解决了困难,心里高兴。”
雨碌乡陡红村山丫村民小组87岁高龄的耿金兰老人由于老伴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自己年老体弱,无力到山下背水。当她正在为吃水发愁的时候,负责联系该村的县人大代表戴玲把水送到了她家里,使她十分感动。戴玲说:“陡红村有15个村民小组,是由她和其他5名人大代表负责联系的,她们6人中,3人有车,随着旱情越来越严重,3辆车派上了大用场,自己家也在陡红村,对村里情况比较熟悉,她们6人就根据旱情和人员分布情况,每个人具体挂钩2至3个村民小组,哪个村缺水就免费送水进村。”由于陡红村海拔高,15个村民小组仅有的5个水源点今年都干涸了,戴玲她们就到村外
筹资捐资解水困
大井镇大水村的县人大代表王春华,动员群众户均集资50元,从县水务局争取到1.7万元,带领群众维修了小火箐社
一线助春耕
大井镇芦坪村委会人大代表小组针对留守家庭在春耕生产中缺乏劳动力的实际,组建了一支由4名人大代表组成春耕服务队,帮助留守家庭移栽烤烟、购置春耕物资等。该村冯家村小组60多岁的杨克柱家有4口人,儿子、女儿都在昆明打工,妻子手残疾。今年,他家要种植6亩烤烟、5亩大春作物,眼看别家的烤烟移栽即将完成,杨克柱心急如焚。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人大代表助耕队已经扛着锄头、提着水桶来到他家地里,在问清地块、物资、烟苗等情况后,就义务帮他移栽烤烟。目前,芦坪村人大代表助耕队已帮助20多户困难户移栽烤烟100多亩。
上村乡60余名人大代表驻村入户开展抗旱助春耕工作。他们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开展抗旱宣传,提高群众的抗旱意识和节水意识,带头捐资3500元用于抗旱保春耕工作;配合各村抗旱工作组对现有水利设施、沟渠进行全面检查,动员群众维修输水管道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