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泽县迤车镇人大主席团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促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制度建设、监督机制、活动载体三个方面大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推动和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创新制度建设,增强机制保障
镇人大主席团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为保证人大主席团真正做到监督依法、办事有章、操作有序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人大主席团例会制度。主席团每季度举行一次例会,根据镇党委工作重点,结合审议政府的专题工作报告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讨论决定有关重大事项,坚持做到“五个一”:即学习一部法律法规,审议一项政府专题工作报告,通报一项镇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情况,讨论一项农村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一项人大代表活动的内容。
二是建立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主席团成员每人分别联系1至3个代表小组和4至5户选民,经常深入到所联系的代表小组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每位代表分别联系8至10户选民,把走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作为应尽的职责,听取选民意见,关注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
三是建立代表活动制度。按照便于活动的原则,将市、县、镇112名人大代表统编为18个代表小组,统一为代表制作《代表履职卡》,对每次活动内容进行认真记录,明确要求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内容为学习、调研、视察、走访选民、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政府重点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等。同时,还建立了《主席团重大事项向党委汇报制度》、《主席团议事规则》、《主席团接待来信来访制度》等10余项制度,为保证人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创新监督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镇人大主席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监督模式,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以人大主席团牵头、人大代表为主体、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合力,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发挥好人大监督作用:
一是代表调查、视察活动。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听、看、问、查、访等方式,先后对箐口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66”工程项目、集镇建设及环境整治等工作进行调查、视察,引导代表对监督内容进行正确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做到监督中心工作抓重点,监督民生问题抓热点,针对调查、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交由镇政府办理。同时,对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人大代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统一为代表制作“监督证”,做到亮出身份监督。在调查中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经费不足、业务不强等问题,迅速督促镇政府追加工作经费,增派技术力量,有力地推进了工作。今年已调查走访村民小组长、选民160余人(次)。
二是代表提议案、建议活动。在每年人代会召开前,确定一至两个重点问题,开展集中视察,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征集选民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每名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群众中进行走访、调查,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整理后提交镇人大主席团。在镇一届四次人代会期间,广大代表通过认真调研后,围绕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提出议案、建议56件。
三是代表评议活动。结合机关效能建设,组织人大代表对镇属各单位(部门)进行民主测评,对代表满意率较高的农科站、财政所等部门进行表彰。对测评结果在最后三家的单位组织代表进行评议,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限期整改。
四是开展旁听庭审活动。每月由中心法庭选择一个典型的案件,邀请人民代表旁听。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增长了人大代表的法律知识,强化了人大代表对司法的监督,提高了法庭的庭前调解率。如杨光万等代表参与的旁听的离婚案庭审,通过代表的劝解,达成了庭前和解,使双方重归于好,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服务领域
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争创“五型”代表小组、争做“五种表率”代表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以组织建设好、工作机制好、学习培训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为抓手,认真开展争创“五型”代表小组活动。即:争创学习型代表小组、争创执法守法型代表小组、争创调查研究型代表小组、争创群众代言型代表小组、争创敢于善于监督型代表小组。
二是坚持以“争当五员”为抓手,认真开展“树代表形象,做表率代表”活动。即:争做勤奋好学完善自我的表率、争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率、争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表率、争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率、争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联系选民活动或者记一篇民情日记,做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小组活动或者县、镇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评议活动,做依法行政的监督员;每年向选区选民做一次述职,做法律政策的宣传员;每年至少提出一条有价值、有质量的建议意见或者化解一项社会矛盾,做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每年要向原选区的贫困户献一份爱心或者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做为民办事的服务员。通过活动的开展,代表们替民代言、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如箐口村代表小组在调查中发现红旗农场异地搬迁项目实施后,16套房屋至今仍空闲,48亩土地资源闲置的问题,代表小组及时形成报告上报镇人大主席团,经研究后提交由镇政府办理,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有效解决了居住条件恶劣、生活困难的16户农户、68人难以脱贫的问题,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索桥村代表小组倡议代表伸出援助之手,积极为无房户张顺富筹措资金新建房屋。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