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宣传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近年来,石林县人大在信息宣传工作方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宣传工作得到了县委的认可,连续五年受到市人大常委会表彰。
一、做好人大宣传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县的人大宣传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宣传工作已日常化,这都得益于常委会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一是每年召开三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宣传工作,年初定计划,年中促落实,年底作总结。二是确定专人负责宣传工作,配备专车和笔记本电脑,为信息采写提供便捷的物质支撑,使信息的采写工作做到新、快、深,新即及时关注重要新闻线索,感受第一现场,抓住报道事件中最具有新意的素材去写。快即对当天发生的事件,必须当天采访,当天成稿,争分夺秒,尽快寄往报社。特别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出现后,新闻时效不是用天来衡量,也不是用小时,用争分夺秒来衡量它可以说丝毫不夸张。实时报道,你的话音刚落,那边网上就贴上去了。深即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犹如一座百宝山,写新闻好象采矿一样,挖得深,得到的“珍宝”就越多,这正应验了俗话说的“淌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获蛟龙”,做到以小见大,小切口升华出大主题。四是对上主动请求省市人大研究室的领导经常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下时常提醒乡镇人大主席莫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及时报送信息和提供新闻线索;对机关内部委室各自牵头组织的视察检查活动,必须独立完成信息的撰写和上报工作。五是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写稿,形成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成为机关里干部职工仿效的榜样,进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风气、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做好人大宣传工作,阵地建设是基础
阵地建设就是为做好人大信息宣传工作搭建平台。十四届以前,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县的人大宣传工作仅只停留在办公室唱独脚戏、省市安排什么就宣传什么的被动局面。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以来,在传承历届常委会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打开了我县人大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加强队伍建设,创建人大宣传信息网络,加强与县五机关办公室、法检两院的联系,把机关干部职工、乡镇人大主席团、县级新闻媒体纳入人大宣传视野,每年邀请省市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创办《石林人大》内部刊物,传递信息、交流经验,为人大工作者提供一个便捷的互动平台,同时把县外好的经验介绍给县乡人大工作者;畅通省市人大宣传渠道,经常保持联系,主动上门请教,及时把我县的人大工作推荐给省市宣传刊物进行宣传报道;启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法检知识专题讲座,以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职工、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履职为民的意识,养成用静态的视角紧盯动态的形势,找准宣传报道的切入点;总结、汇聚多年来的人大工作经验,编辑出版了人大工作文集《守望》向县庆50周年献礼。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的人大宣传工作呈现出省市支持、上下联动、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三、做好人大宣传工作,激励机制是保障
2003年,我县根据宣传工作的需要,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宣传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轨道,明确规定在市级刊物发表的文章给予稿酬同等金额的奖励、省级2倍、国家级3倍。随后的几年,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适时进行了修订,做到了换届不换人,换人不换政策的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为我县人大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回顾几年来的宣传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根本;领导的关心重视是关键;阵地建设是基础;长效机制是是保障;监督工作的力度和密度是前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总则。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