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图片
民主的声音敲开彝乡改革开放的大门
发布时间: 2008-12-24      来源:足球比分网_球探体育比分-在线直播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198095,路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路南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缺失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民主的脚步,又迈开了坚实的步伐,谱写了一篇篇彝乡改革开放、民族团结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强力推进的华章。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制定33552发展战略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我县的旅游产业日益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团结干事气氛浓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引人瞩目。

民主立法助推改革发展稳定

依法做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职权。《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于198711实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县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修订自治条例列为议案。整个修订工作历时3年多,八易其稿,于2006331经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批准,由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公布施行。新修订的自治条例符合立法法和上位法的规定,凝聚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体现我县各族人民的意志,比原条例更切合自治县的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该条例的批准实施,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我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7年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的立法项目。为积极配合修订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修订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007419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并经2007824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修订草案送审稿200822昆明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328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实施。

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的需要,适时审议通过了巴江河管理办法、城市管理办法、黑龙潭水库水源区管理办法、黑龙潭水库东西干渠管理办法并作出了相关关的决议,制定实施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依法督政  助推跨越发展

  石林县人大历来十分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重点对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等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监督,每次视察检查,都力求做到有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如在全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常委会专题组织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整改建议,县人民政府根据所提建议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全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获得了省市一等奖。视察招商引资工作时,针对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三个瓶颈”、“一个不顺”,即认识瓶颈、土地瓶颈、基础设施瓶颈,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建设。组织代表对“计划生育、农村卫生工作”检查,县人民政府针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较好地落实了乡镇计生服务所人员及乡村医生的待遇。特别是今年以来,县人大认真按照“党委执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的工作思路,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创新督政方式,在突出实效上下功夫,转变原来的视察检查全机关人员大家一起上为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领导下,分管副主任带队,以牵头委室为主,根据工作需要邀请相关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参加,这样做既减少了人员和费用,降低了督政成本,又明确了职责任务、增强了责任意识、调动了积极性,加大了监督的密度和力度。截止今年10月底,已组织人大代表对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贯彻执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工作情况、维则人饮工程运行情况、重点工程建设情况、2008年着力办好的十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或检查,提出18条建议转县人民政府办理。在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前,每次都责成相关委室对办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找准问题,为办理情况“回头看”积累第一手资料。每次视察检查前,都有针对性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打好基础。

关注民生  开展调研谋和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人大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政治原则,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县人大自觉维护和接受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县委的决定、指示,努力探索人大工作与县委工作的结合点,保持与县委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

一是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及民间人士征求对《鹿阜旧城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意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建筑风格、水系规划设计、绿化、招商等环节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二是紧紧围绕我县支柱产业旅游业如何转型提升的问题,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服务行业着民族服饰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着彝族服饰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推行实施的方法、步骤、范围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使着民族服饰的活动真正达到“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的效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对县内人口较少民族(苗族)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为维护自治县内散居、人口较少民族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调研报告引起县委领导的重视,作了专门指示,责成相关部门调研苗族的生活状况,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是对优化高中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石林县卫生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为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对村(居)委会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调研,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存在问题,有效解决了村级干部的待遇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履职为民的积极性。

   六是为积极配合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的开展,县人大及时调整代表接待方式,变原来的邀请县人大代表到县人大机关接待为常委会领导分头到各乡镇大下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深入到71乡,展开了与基层人大代表零距离接触的一次特殊的代表接待日活动。通过大下访活动,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通过与人大代表面对面的接触,倾听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西石公路天生关――北大村段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引起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重视,正着手研究治理方案;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处置的程序,按属地管理原则,属乡镇处置的,一律由乡镇处置,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源发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信访的压力;畅通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进一步增强了人大代表的主人翁意识,既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又是人民群众的引导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明显增强;通过领导干部大下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群众的大上访,缓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宣传人大制度 彰显人大风采

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人大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在人大宣传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组织汇编人大工作文集《守望》,向县庆五十周年献礼。二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积极向上级报刊、人大刊物组稿。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了宣传我县人大工作的文章、信息300余篇。协助市人大研究室、昆明电视台拍摄反映我县人大工作、代表风采的专题片7期。连续五年荣获市级宣传人大工作先进集体。三是抓好人大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石林人大》内部刊物的作用,积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时通报我县县、乡镇人大工作动态、宣传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同时,积极主动通过省、市新闻媒体,把我县的人大工作推向全市、全省。宣传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履职水平

自身建设是提升履职水平的基础,多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自身建设。一是修订出台了机关工作制度汇编,促进了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以会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在会议室门口制作悬挂了会议“温馨提示”:提前进入会场,不迟到和早退;做好会务准备,准时召开会议;手机调于振动,排除铃声干扰;尽量避免走动,保持良好秩序;发言直奔主题,做到言简意赅;集中精力开会,认真做好记录;大家共同努力,提高会议质量。会风建设开创了“三个第一”----第一次把会风建设纳入会议议程;第一次彻底排除了手机铃声对会议的干扰;第一次把会风建设的“温馨提示”印发与会人员。通过会风建设,为县人大机关其他方面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2008年度石林县制度创新的要求,结合石林县的实际,制定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规定》,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提出、交办、承办、督查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为密切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制定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的申请、条件、申请办法、旁听人数、旁听须知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广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强了人大监督的透明度。四是积极探索人大工作的新思路,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代表接待日制度,邀请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和参加视察、调查、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代表工作。五是启动素质提升工程保障工作全面顺利推进。今年换届以来,县人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结合县乡人大人员变动多的实际,更加注重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干部职工和乡镇人大主席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升。特别邀请了县委组织部长为县人大机关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进行了题为“从交纳特殊党费看党员的先进性”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形成共识: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三个不过分追求,即不过分追求权力、不过分追求金钱、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始终坚持三个经常看一看,即经常到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中看一看、经常到烈士陵园看一看、经常到高墙监狱内看一看。从今年5月起,邀请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开展“素质提升”专题讲座;邀请足球比分网:办公厅副巡视员、选联工委委员马维纲为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进行了履职培训,为乡镇人大主席及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乡镇人大工作业务培训;认真组织学习《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专题讲座、培训和学习,达到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内强素质的目的。加深了对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促进的目的。在开展“素质提升”工程的过程中,适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了汉字录入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既检验了技能练兵的成果,又为做好今后的人大工作奠定了基础。

回顾30年的历程,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坚持和依靠县委的领导,是搞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是搞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前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搞好人大工作的最大优势;坚持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是搞好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搞好人大工作的制度保障。30年的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自觉把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准则,作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指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必然选择。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