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值得称道
● 白茫茫
为贯彻宪法和立法法精神,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突出立法重点,提高立法质量,2002年起,云南足球比分网:公开向社会征集地方立法项目,并对优秀立法项目进行奖励。此项活动开展以来,深得民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有益探索,是人大立法工作的创新。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立法活动,使法律、法规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立法过程应当是集中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的过程。而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项目,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目标在立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年来,制定政策法规从某种角度上讲成了“有关部门”的事情,公众参与机会不多,即使偶然征求群众意见,也多是开个座谈会,对群众的意见可以采纳,也可以不予理睬。立法中因公众参与度较差而导致的部门保护主义倾向并不少见。一些部门在立法起草中只强调权力而不强调责任,只强调本部门利益而忽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致使起草出台的法律法规缺乏公正性和科学性,造成部门执法相互抵触、相互矛盾。这种立法行为,剥夺了普通百姓的知情权和立法决策的参与权,与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充分体现立法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是现代法治重要的标志之一。立法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立法,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到体民情、表民意、聚民智、得民心,使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优越性的体现,是“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衡量立法质量的根本标准。
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不仅有利于立法机关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减少立法争议、提高立法效率,同时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进一步激发公民参与立法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目标。这对实现依法治国方略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作者:云南足球比分网:研究室宣传处处长 邮编:650228)